为适应欧盟新立法框架(New Legislative Framework,NLF),2014年3月29日,欧盟官方期刊(L 96/79)公布了新版本的低电压指令2014/30/EU,用以替换原有的电磁兼容指令2004/108/EC。
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本系列将为新手们讲述EMC理论基础知识,本文主要介绍电磁骚扰的耦合机理。
在进行逆变电源产品设计的最后阶段,对于电磁兼容与辐射指标的测量绝对是最令设计者们头疼的问题之一。即便设计过程较为顺利,但到测试阶段时总会在指标上遇到问题。针对于此,本文对电源达人应对辐射超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方便大家进行学习。
微电子电路面临的风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罪魁祸首是静电放电(ESD)。这些祸害是隐秘的杀手,特别容易攻击敏感的IC。单次静电放电事件就可以将PCB送入地狱。抗静电放电设计只要错失一步就可能意味着延误上市时间、影响开发进度,以及激怒客户。在某些高压力情况下,甚至意味着你的饭碗不保。
电磁干扰,简称 EMI,通常是指干扰电缆信号并降低信号完整性的电子噪音,一般也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形式。而在智能手机当中,由于显示屏和摄像头,传感器等部件的存在,且这些部件都是通过柔性电路或长走线 PCB 与基带控制器相连的,因此有些时候,智能手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造成EMI干扰。
针对大功率电磁干扰环境下以及复杂烟雾条件下的排爆机器人作业时的通信控制问题,提出了一套集无线通信、红外通信、激光通信于一体的多手段综合无线通信系统。
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摆放一些植物,这些绿植对于美化室内环境、提高居室品味都有很大帮助。不过,室内由于其较为封闭、有人居住等不同于外界环境的特性,因此在挑选摆放于室内的植物时,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所以,这里就列举一些注意事项和容易产生的误区。
2月24日消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宣布,已找到一种方式,使WiFi信号传输的功耗降低至传统方式的万分之一。而这一技术正尝试商用,商用产品预计将在2到3年内面市。近期,《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这一成果列为10大科技突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