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的产生形式如下:
1. 传导:对于导电材料来说,电子能在表面流动时,与带电物体相接触,就会发生电荷转移。
2. 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电子就会转移。
3. 摩擦: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法,就是摩擦。绝缘性越好,摩擦生电就越容易。
ESD三种损坏形式如下:
1. 当手持ESD敏感装置而不先拽放电荷到地,此时摩擦电荷就会转到ESD装置而造成损坏。
2. 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是指ESD敏感的装置,特别是塑料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电荷,而这些摩擦电荷通过低电阻的线路非常迅速地泻放到高度导电的牢固接地表面,从而造成损坏;或者通过感应使ESD敏感的装置的金属部分带电而造成损坏。
3. 另一种就是场感类,即有强电场围绕。这可能产生在塑性材料或人的衣服,会发生电子转化跨过氧化层。若电位差超过氧化层的介电常数,侧会产生电弧以破坏氧化层,其结果为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