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中心
English
对电磁兼容的故障分析和判断方法
作者:  日期:2016-08-04  浏览次数:1655次  来源:
分享到:
      对设备因电子元器件早期失效而引起的故障是比较容易诊断和处理的,但是对由电磁兼容问题引起的故障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就不那么简单了。电磁兼容问题通常是由于设计的缺陷、设备间干扰的相互作用或设备所处电磁环境不良所引起的,对其诊断和处理都比较麻烦。通常使用电磁兼容性测试仪来诊断产品是否合格。
      电磁兼容问题引起的故障复杂,故障原因往往是深层次的,平时不显现,只有满足了一定条件之后,故障才会显现出来。这里有几种可能性:1、两台设备的先天都不足,组成一个系统后,相互间产生了干扰。新的干扰是这两台设备的干扰频率之和或之差。如果两台设备的频率相近还会产生拍频,极端情况是两个干扰的副值相互叠加,造成系统工作的不稳定。2、两台设备互连后,由于波形在长线传输中的畸变,造成系统工作的不稳定。3、由于周围电磁环境对系统,特别是对互连线的作用,造成系统工作的不稳定,等等。可见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再加上干扰电磁耦合的环境参数又是分布性质的,所以故障的再现性比较差,令人捉摸不定,这一切都为故障的分析和诊断带来了困难。
      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诊断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1、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早期预防,而电磁兼容性故障诊断和处理是后期补救。但是不能期望不经任何前期考虑的产品就能取得好的补救方案,反倒是常常会延误了最佳的产品上市时期,甚至是带着问题交付用户使用。
      2、产品出现电磁兼容问题常常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是故障出现的多少,经过前期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产品,即使是后期故障检测中出现了问题,相信也比从来没有考虑过电磁兼容设计的产品要强得多,所耗费的代价要小很多。
      3、后期补偿的经验可以经过总结后用到下一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中去,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内容是可以总结和提高的。
      总之,不能利用后期故障诊断和处理来代替前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后期检测电子产品是否具有电磁兼容性,通常使用EMC电磁兼容测试系统来诊断,如静电放电发生器、雷击浪涌发生器、脉冲群发生器等信号发生器,产品详情尽在泰思特官方网站>>>>>>>>http://www.3ctest.cn;欢迎来访!
上一篇:电磁兼容故障的诊断...
下一篇:雷击浪涌发生器的标准...
·泰思特电子亮相第六届全国复杂电...
·致敬劳动者,致敬每一个热爱生活...
·【直播预告】DC 540V电源...
----------------------------
·探讨电磁干扰的危害与电磁兼容技...
·IEC61000-4-5:20...
·新能源汽车线束布置方案及EMC...
----------------------------
·新品发布:高压大功率人工电源网...
·新品发布:宽范围可调节预充电回...
·新品发布:手持式静电放电模拟器...
----------------------------
·泰思特2025年展会/研讨会一...
·泰思特2018年展会信息一览表...
·泰思特2017年展会信息一览表...
----------------------------